“不僅今后努力的方向目標明確了,干事創業的信心決心也更堅定了!”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邵紅雙告訴記者,“下一步,全市科技系統將牢牢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敢于擔當、狠抓落實,扎實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努力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水平,為開創新時代東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貢獻科技力量。”
邵紅雙表示,為實現目標,市科技局將在五個方面著力實現新突破。
一是著力在產業轉型升級上實現新突破。設立市產業創新重大科技專項,以五大特色產業和兩大未來產業創新為主攻方向,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支持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加快建設山東省高端石化產業技術研究院,爭取進入省級統籌計劃,實現省市共建。大力推進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航空產業技術研究院、稀土催化研究院以及東營區石油裝備產研院建設,構建創新鏈、產業鏈相融合的新型研發體系,助推產業提檔升級。依托國家農高區輻射,立足我市農業發展現狀,在全省率先啟動市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重點實施農業“新六產”模式推廣工程,探索構建橫跨一二三產業的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
“二是著力在科技型企業培育上實現新突破。”邵紅雙說。結合具體工作,就是深入實施小微企業“雙升”戰略,完善小微企業分類培育庫,積極推進“個轉企”“企升規”。實施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計劃,支持以企業為主體建設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實施科技領軍企業培育計劃,發展一批掌握核心技術,擁有知名品牌、創新水平處于行業領先的領軍企業。
三是著力在科技園區創新能力提升上實現新突破。“支持黃三角農高區加快建設國家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心,布局中科院黃河三角洲現代農業工程實驗室、現代農業孵化展示區、中以農業科技生態城等創新平臺,打造全國農業創新高地。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謀劃布局東營科技文化城,建設資源密集、輻射全市的科技人才聚集區。以石油大學東營校區為主要依托,謀劃建設東營科學城,打造全國知名的石油裝備研發生產基地。支持東營高新區按照國家級高新區的標準做好發展規劃,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產業布局優化、創新發展能力提升,力爭到2022年創建成為國家級高新區。”邵紅雙告訴記者,還將支持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瞄準魯北高端石化基地核心區的目標定位,積極建設高端石化產業技術研究院、霍尼韋爾UOP協同創新中心、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創新平臺,將東營港建成全國高端石化產業先行先試樣板和綜合試驗區。
四是著力在新型研發平臺搭建上實現新突破。對此,邵紅雙說:“要實施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計劃,支持建設域外創新平臺,打造‘創新飛地’,增強開展創新活動能力。”以創新創業共同體和產業技術研究院為重點,以服務支撐產業優化升級作為主攻方向,著力打造一批模式多樣、機制靈活、運轉高效、特色突出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和產業技術研究院,力爭東營港高端化工創新創業共同體進入全省“30”個重點支持的創新創業共同體,2-3個產業技術研究院進入省級備案,10個左右市級創新創業共同體或產業技術研究院啟動建設。
五是著力在科技制度改革上實現新突破。修訂《東營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強化科技獎勵對經濟轉型升級的引導作用。積極推進科技銀行建設,擴大“科信貸”“科創貸”“科融貸”對科技型企業的覆蓋面。設立市級科技保險專項資金,支持保險機構開展科技保險試點,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最高10萬元的科技保險費用補貼。“同時樹立科技創新市場導向,進一步擴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權,深入推進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不斷優化科技創新環境,激發廣大科技人員和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邵紅雙告訴記者。
(記者 商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