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河三角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走心"養出致富"貴族蝦"
11月21日,早就過了養蝦收蝦的時節,河口區新戶鎮郭局村的養蝦外塘略顯冷清。但在村北的山東黃河三角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卻是一派熱鬧景象:工人有的正忙著稱飼料,有的在調節加溫管的溫度,還有的正仔細查看蝦的個頭……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兒的村民大都以養蝦為生,但蝦是出了名的“嬌貴”,對溫度、氧氣、水的酸堿值等要求很高。村民一年里只能養幾個月,收入好壞在于天氣給不給力。“我們養蝦很多年了,前幾年我和朋友琢磨著,怎么改善養殖方式實現高收入,經常跑出去學習。”公司副總經理任子文告訴記者,通過去南方考察以及借鑒先進經驗,他們被工廠化反季節養蝦這一模式吸引,決定親自試一試這條新路子。
“干就要干出樣子!我們公司的標準化程度很高,雖然前期投入大,但運行后既節約資源,又能實現循環利用提高收益。”任子文指著大棚里的加溫管、氧氣管、鼓風機等設備介紹道。公司于2017年6月份開始動工建設,目前,已建成工廠化養殖面積22000平方米,高標準養殖池600畝及供水、供電、供熱、循環水等基礎設施配套。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還實施了工廠化養殖水循環利用項目,對養殖系統的熱能綜合利用、尾水處理部分進行改造,通過固液分離設備、沉淀、分解等,使固體顆粒物去除并發酵成海參飼料;利用物理、生物、微生物等方法調節養殖水質,實現養殖尾水的循環利用,一年可以節約海水80萬立方米。這樣一來,公司實現了工廠化“封閉式、循環水、集約化、無公害”健康養殖。
經過綜合考慮,公司選擇養殖南美白對蝦,在生產車間里布下“重重機關”,從氧氣、溫度等各個方面滿足蝦對生活環境的要求。公司在35平方米的水池里安裝了110多個氣頭,隨時為蝦補氧;斥巨資打挖了地熱井,保證車間內溫度恒定,讓蝦平穩過冬。除此之外,公司還對飼料精挑細選,一天喂養6次,滿足蝦的生長需要。“為了保證品質,我們真金白銀地投,挖空心思地伺候,這些蝦可以說是‘貴族蝦’了!”任子文笑著說道。
除了高標準的工廠和高品質的服務,公司還是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統建設的試點。這個系統采用“一物一碼”的二維碼技術,在種苗、生產、養殖、加工、流通等環節對產品進行唯一性識別,并且對各環節進行記錄、掌握,逐漸實現水產品“從池塘到餐桌”整個過程的追溯管理。“現在人們物質生活豐富了,買水產品更看重品質。通過這個系統,連蝦吃的飼料產地都能查得到,顧客吃起來也安心。”任子文告訴記者。
2019年上半年,公司共計產出成品蝦51萬斤、對蝦苗種2.5億尾、海參苗種3億頭,一經上市便被搶售一空,實現了“供銷兩旺”。創新一直在路上,公司正在推進智慧園區建設,繼續提高智能化養殖水平。“你看這個頭兒,就等著春節上市被‘搶’了!”任子文在蝦池旁期待滿滿。
(記者 鄭靖靖)
記者感言:
實際上,“大棚養蝦”模式在很多地方已經很普遍,山東黃河三角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能實現“供銷兩旺”嘗到甜頭,得益于“先想一步”的謀略和“干就要干出樣子”的決心。標準化的工廠與車間、日臻科學的養殖與管理方式、精益求精的水產品品質……公司對蝦養殖項目,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對推動周邊漁業轉型升級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東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東營日報社所有,東營網擁有東營日報社所屬《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電子信息網絡發布、出售與轉載權利。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東營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東營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聯系我們處理。
熱點推薦
紅棗的六種養生的吃法從營養的角度來說,紅棗富含鉀、鈣、鐵、錳、銅和...詳細>>
糖尿病切勿忽視心腎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腎臟更容易“受傷”,是因為糖尿病患...詳細>>
秋季養生七個“最佳”“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高氣爽,天干物燥。此時,養生...詳細>>
“秋凍養生”適合你嗎?“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不要急于脫掉棉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