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縣:個性化志愿服務更接地氣
東營網訊 “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我可以收獲到更多的快樂。”鄧新玥是廣饒縣第二實驗小學的學生,經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在社區做志愿服務,還和媽媽共同參加“春蕾計劃”,定期去看望資助的學生。“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為城市文明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廣饒縣文明辦工作人員張俊林說道。
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精神追求。廣饒縣按照志愿服務組織規范化、穩定化和專業化的建設思路,根據服務內容的不同,成立了各專業志愿者隊伍,
孤寡老年人,有陽光義工協會志愿者呵護,公共自行車,有青年公共自行車志愿服務隊維護……活躍城鄉的志愿者服務隊伍成了一道風景線。
作為志愿服務的“主力軍”,青年人發揮著更為廣泛的作用,廣饒縣專門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協會,統一對志愿者進行培訓指導,培訓合格后統一頒發《志愿者服務證》,并注冊成為青年志愿者。同時,根據志愿者服務小時數,命名表彰星級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務累積到一定時間可享受縣內“青”字號品牌和愛心商家提供的優惠。
作為廣饒縣首家從事專業社會工作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廣饒馨海社工服務中心積極推進社區建設和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為豐富孩子們周末的文化生活,廣饒馨海社工服務中心積極整合社區資源,依托康居社區職工書屋開設了“每周一讀”課堂。課堂的開設既解決了部分家長周末顧不上照看的孩子的問題,又為孩子們提供了閱讀跟完成自己的周末作業空間。
廣饒縣還圍繞社區文化建設,突出社區特色,以社區老年人為重點,組織有文化藝術特長的志愿者組建合唱團、舞蹈隊、書畫社等社區文藝隊伍,充分利用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和勞動節、國慶節等關鍵節點,開展社區文化節和廣場文藝演出活動。通過網格化管理模式,組織社區居民開展學雷鋒活動,積極開展清潔環境、美化家園、綠地認養等志愿服務活動,倡導社區居民養成愛護家園、清潔衛生的良好習慣,創建綠色文明、優美整潔的社區環境。低碳生活、低碳辦公、低碳消費、低碳出行等生活理念也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為了讓志愿服務向農村延伸,廣饒縣按照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理念,加強農村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大力開展品牌服務活動,志愿者隊伍和規模不斷壯大。“在我們村里,每個黨員根據自己的特長,認領了一個志愿服務崗位,激發了大伙兒為老少爺們辦好事的熱情。”廣饒縣大碼頭鎮北辛村黨支部書記任振剛說道。如今在廣饒,從稚嫩的學生到耄耋老人,從普通農民到城市白領,每個人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傳遞愛心,傳播文明。(高杜康 李愛芬)
便民信息
東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東營日報社所有,東營網擁有東營日報社所屬《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電子信息網絡發布、出售與轉載權利。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東營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東營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東營網聯系。
熱點推薦
紅棗的六種養生的吃法從營養的角度來說,紅棗富含鉀、鈣、鐵、錳、銅和...詳細>>
糖尿病切勿忽視心腎安全糖尿病患者的腎臟更容易“受傷”,是因為糖尿病患...詳細>>
秋季養生七個“最佳”“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高氣爽,天干物燥。此時,養生...詳細>>
“秋凍養生”適合你嗎?“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不要急于脫掉棉衣,...詳細>>